勒紧裤腰带过日子?俄罗斯罕见一天开工6艘主力战舰!
尽管国力式微,但俄罗斯为了加强海军还在努力。8月23日这一天,可能已提前预定了2021年俄罗斯最大的海军新闻,在这一天,俄罗斯在三家造船厂一口气开工了6艘主力战舰,其中包括2艘被誉“国之重器”的“北风之神A”型弹道导弹核潜艇。
据BMPD军事博客报道,8月23日,俄罗斯海军有一个罕见的大动作。俄罗斯总统普京,在莫斯科的爱国者公园,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主持了3型主力战舰的开工仪式,其中包括2艘09552型“北方之神”A型弹道导弹核潜艇,2艘06363型改进型“基洛”级大型柴电潜艇,以及1艘20380型和1艘20385型“守护”级护卫舰,不过这不是第一次“1天开工6艘”,2020年7月20日,俄罗斯在同一天举行了2艘全新的23900大型两栖攻击舰、2艘885M“亚森-M”型攻击型核潜艇和2艘22350型神盾护卫舰开工仪式。

图片:首艘“北方之神A”“弗拉基米尔大公”号
在这其中,2艘被俄罗斯定义为“核动力水下导弹巡洋舰”的“北风之神A”是绝对的重心。此次在北德文斯克“北方机械制造联合体”造船厂开工的2艘,分别是“德米特里·顿斯科伊”号和“波将金大公”号,这2艘艇是总共第9和第10艘“北风之神”家族成员,在这其中,前3艘都是基本型的955型“北风之神”级。

图片:“北风之神A”“奥列格大公”号
相比起基本型,“北风之神A”艇体造型都有着显著的变化,装有16枚“圆锤”(“布拉瓦”)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导弹舱和艇体完美契合,消除了前3艘基本型略显突兀的“龟背”,指挥塔围壳前缘从奇葩的倒梯形变成带填角的正常形状,大幅降低了噪音和减少了水下阻力。

图片:基本型“北方之神”,导弹舱仍很突兀
除了服役好几年的3艘基本型之外,“北风之神A”目前已经进入到批量建造、服役的阶段。
2020年6月,首艘(总数第4艘)“北风之神A”“弗拉基米尔大公”号(K-549)进入北方舰队服役,第2艘(总数第5艘)“奥列格大公”号今年5月也展开了试航,6到8号艇“苏沃洛夫大元帅”号、“沙皇亚历山大三世”号、“波扎尔斯基大公”号处于不同程度建造中,此次开工的“德米特里·顿斯科伊”号和“波将金大公”号,按照计划会在2026年和2027年交付。

图片:“奥列格大公”号试航
也就是说2030年前,俄罗斯海军战略核潜艇部队,将由10艘“北风之神”家族组成,取代现役的老式667BDRM“德尔塔IV”型和唯一现役的、即将在今年退役的941型“台风”级战略核潜艇“德米特里·顿斯科伊”(TK-208,名字会被此次开工的“北风之神”9号艇继承。)

图片:“德尔塔IV”将在未来10年全退
由于把所有的资金都向“北风之神”倾斜,俄罗斯水下作战力量另一核心,885M型改进型“亚森”级攻击核潜艇建造速度偏慢,因此俄罗斯海军仍然在开工建造改进型“基洛”级(636型实际上叫“华沙之歌”级,和老式的877型“大比目鱼”级区别,北约统一命名为“基洛”)柴电潜艇,此次在圣彼得堡“海军部”造船厂开工了2艘“莫扎伊斯克”号和“雅库茨克”号,分别是为太平洋舰队新建的第5和第6艘。

图片:改进型“基洛”“顿河畔罗斯托夫”号,服役于黑海舰队
虽然俄罗斯海军此前让“海军部”造船厂建造了单壳体的677型“拉达”级第四代常规柴电潜艇,但前者毛病很多,燃料电池AIP系统也没有研制出来。
2010年俄罗斯经济有所好转、石油价格飙高之后,俄罗斯在“海军部”造船厂开工建造了改进型“基洛”,它采用了新的柴油发电机和新的惯导系统,具备使用鱼雷管发射3M54E“俱乐部”亚超结合反舰导弹和“口径”陆攻远程巡航导弹的能力,2014年开始,黑海舰队首先获得了6艘,太平洋舰队也已服役2艘,1艘在试航、1艘准备下水,需要指出的是,俄罗斯海军此前并没有装备过636型潜艇,他们从苏联红海军手中继承的都是877型,因此俄海军装备636型潜艇的时间,晚于我国、阿尔及利亚和越南海军。

图片:均由“海军部”(也叫“金钟”)造船厂承建
此外,这一次,俄罗斯还在远东阿穆尔共青城的阿穆尔造船厂(注:阿穆尔河即黑龙江)开工了2艘“守护”级护卫舰,这是一种2000多吨的多用途护卫舰家族,是俄罗斯海军近10年的绝对主力。
其中“格罗兹尼”(也翻译成“威严”)号是一艘基本型的20380型,是该厂为太平洋舰队建造的5号舰(总数是第10号舰,另5艘是圣彼得堡北方造船厂为波罗的海和黑海舰队建造),此外,该厂新开工了1艘20385型护卫舰“旺盛”号(Буйный),比起基本型“守护”,20385主桅杆采用了综合桅杆,使用8单元UKSK通用垂发,可发射“宝石”超音速反舰导弹和“口径”巡航导弹,替代了Kh-35天王星反舰导弹。

图片:太平洋舰队获得的前2艘20380
不过20385建造不是很梳理,仅有1艘“雷霆”号2020年12月服役于太平洋舰队,另1艘“提示”号仍在系泊试验,“旺盛”号是第3艘20385,此外,“守护”家族还有一个采用柴燃动力取代全柴动力、上层建筑全隐形的20386型“水星”号,今年3月只造了个壳子下水,被俄罗斯军迷骂得够惨。

图片:20385,桅杆集成了雷达天线
应该说,重水下、轻水面已经是俄罗斯发展海上力量的原则,战略核潜艇的海基核威慑能力,对俄罗斯辐射国力是一个最具性价比的选择,航母、神盾舰都在靠边站,比如这次开工的“格罗兹尼”号,历史上曾是1艘5000多吨的导弹巡洋舰(58型“肯达”级首舰),如今吨位缩水一半,国力无法支撑一支全面的海军,俄罗斯也很无奈。
[俄罗斯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